前天是2022年4月13日,周三,也就是我写下《蓝桥杯》的那一天,我看完了《傲慢与偏见》。我已经忘记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这本书,翻看笔记本,与这本书有关的记录最早是在2021年12月22日,这一天我看到第18页,开始记录书中出现的人物关系。我为什么会看这本书呢?在我的阅读习惯里,总是文学名著优先于其它书籍,在不经意间形成了一个顺序:上一次看国内的,那么这一次看国外的,下一次看国内的,再下一次看国外的,如此循环。而那时候的简宇大概是很想找一本爱情小说去看。因此,《傲慢与偏见》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我的选择。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并未能一下子就喜欢上这本书,觉得这本书的文笔辞藻并不华丽,而且这个故事是两百多年前写下的。但是我还是坚持读下去了,寒假练习科目二考试的时候,中午休息我所读也正是这本书。每翻开一次,就喜欢这本书多一点,即使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里面所描绘的爱情都是如此的简单、纯洁。它没有很深奥的含义,很通俗易懂,爱就是爱,憎就是憎。里面的爱情、友情、姐妹情、亲情……都是纯粹的、洁白的。因此,很容易地就让人喜欢上里面的故事。

如果我从未听说过这本书,从未知道这个故事,那么我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会认为彬格莱就是主人公,吉英就是女主角。但我曾对这个故事略知一二,我知道达西和伊丽莎白才是主角的一对。达西,无论是对于故事里的时代,还是现实生活里的今天,都毫无疑问地会是人们所追捧的对象。家财万贯、绅士、“彬彬有礼”、高冷……无可置疑地会受人欢迎,虽然也许难以交到朋友。但是他是优秀的,是完美的,正如伊丽莎白会因为他的爱而幸福,而得到他的爱是一种幸运。伊丽莎白,如果把她放在现实生活里,她将会是“人群”中最耀眼的那一个。对于吉英呵护至极、对朋友夏绿蒂一丝不苟。她遇到韦翰后喜欢上了他,但在了解他的过去以后及时纠正了自己的情感。她面对达西突兀的求婚,没有不假思索地接受,也没有阿谀奉承,而是对达西批评指责了一番。敢爱敢恨,明白事理,知道什么得体什么不得体。她是父亲班纳特最喜欢最看重的女儿。这样一个女人,而且年轻貌美,放在“人群”(指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有谁能不注意到她呢?事实上她还有很多优美的品质,但我很难在这里用文字去表述。我觉得,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喜欢伊丽莎白吧!

到这里,简宇对于这本书想说的话已经差不多写完了。我应该继续写下去吗?如果继续写下去,那应当写到简宇自己了——简宇对于爱与性的渴望。

还是等到下次吧!让简宇先想一想。

2022.4.15 周五 | 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