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风,从1号吹到了31号。这个七月,也许时我21年来中最丰富最忙的31天。这个月里所经历的事情,所想过的思绪,所走过的地方,所见过的人,所听过的歌,都让这个7月变得不寻常。
7月1日,实践周结束,正式放假的第一天。原本没什么事了,可是下午副班HMY突然邀请我和DLY去和大一时的助班闲聊。那时候的我,本着不放过一切和她见面的想法,欣然地答应了。后来我才知道,助班和她最近联系频繁,助班喜欢她,之所以来学校叙旧,只是为了见她而已。再后来,她跟我分享了一些她们之间的近况,她说:“助班不是我的菜”。助班给她发信息,她总是过几个小时才敷衍地回复一下。我很惊讶她会告诉我关于助班的事情,但是那时候的她绝对想不到我喜欢她。

7月2日,我还是去了C5的自习室自习。我始终都想和她保持一点距离,和她不要相处得太熟,可是实践周结束后的空虚与想念充斥着整个头脑,我只想见到她。而且暑假期间图书馆闭馆,C5的教室确实是最适合自习的地方,所以我没有理由不去C5自习。
7月3日,在C5自习室的自习还没有步入正轨。物业管理人员突然走进来说:这里要关闭了,你们赶紧搬走吧。于是DLY带着我们,找了一批同学去后勤处争取暑假保留开放C5自习室。经过我们的据理力争,最终另外开放了C3四楼的一间教室给我们自习。这一天下午,我们搬到了那里,她挑了一个后门旁边的位置,而我特意选了一个在她侧前方的座位,就是为了离她近一些。

7月4日,她和闺蜜去了桂林,三人组只剩下我和DLY,下午我和DLY去南区的废弃宿舍楼喂猫,去外面的沙县小吃吃晚餐,骑着共享电动车绕着仙溪湖兜风。我们在运动场看到树上的芒果长得不错,于是就发动了小时候的爬树技能,摘了一堆。很多时候,我们所追求的,不过是有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以及一群挚友,而DLY就是这群挚友里面很重要的一个。这一天下午,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记忆。
7月5日,星期三,我、班长WZW、小叶还有DLY一起去了广州玩。这一天的天气是从未有过的热,只要在室外呆上一会就会浑身湿透。广东省博物馆是我们的第一站,由于出门比较晚,我们在11点多才到达,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博物馆内的每一件奇珍异宝都让人迸发出无限的兴趣,而我们所逛过的地方,不过是馆内的几分之一。才没逛多久,我们就饿了,只能出去吃饭。很遗憾没有逛完,我肯定会再来一次的,甚至两次、三次、四次……博物馆是一个充满着故事的地方,值得细细品味。

7月6日,也是美好的一天,37℃下的蓝天白云更加的夺人眼目。下午,她从桂林回来了。四点多的时候,我从C3自习室回宿舍拿相机和稳定器,打算拍一些视频素材。我在C3的三楼架三脚架拍天空的缩时摄影,在调参数的时候正好遇到她上楼。她站在旁边和我闲聊了一会儿才上去,这几天之后的第一次见面,却丝毫不局促,甚至有些亲切。
7月7日,7月8日,平静而无事发生,也许生活本该这样。
7月9日,下午,蓝天下的白云比前几天更加稀疏但绵软。宿舍一行四人去了20公里外的电影院看IMAX版的《长安三万里》,下午5:45分的场次,我们连饭都没吃就进场了。这是一部好电影,并不是说看完之后它给了我什么样的启发,而是它就是一个好故事,一场视觉盛宴。看完之后有一种人生几十年不过如此,想做就做的勇气。
电影将近两个小时,我们走出电影院已经是晚上八点多。偶然发现了一家“五谷渔粉”,似乎和去年我在罗定吃的是同一个连锁品牌。20块一碗的招牌鱼粉要比家里的贵不少,但在这异乡他方的城市里,偶然发现曾经吃过的味道,是绝对要吃上一碗的。这是一个美好的晚上,一部精彩的电影、一群懂我的舍友、一碗熟悉的鱼粉,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如果有,那大概就是我还没有意识到她不喜欢我。
7月10日,我最后一次在C4的自习室自习。“当你以为这天又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多年之后才发现,这其实是你人生里最棒的一天。这样的一天永远不会再有了。”这是我在网上冲浪时看到的一句话,而这一天正是如此。早上太阳照常升起,平平无奇的下午让人觉得不值一提。直到下午吃完的时候,一行五人由于小叶的突发奇想,去了学校北门外面的仙溪村口买水果。我们每个人骑了一辆共享单车,在佛山3号线的尽头、在这偌大安静的校园、迎着日落、背着日落、 为了一个重要但又不太重要的目标欢快地骑行,享受着属于我们的宁静、日落,这是浪漫的。这对于他们来说,也许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下午,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少有的这么多人去做一样事情,多年后看到这段文字,大概也会怀念当初的那个饭后的下午。
7月10日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对我和她的关系而言,这一天更像是一个转折点。我对她的示好到达了终点,她强烈地暗示不喜欢我。我们的关系一直上升直到这一天为止,开始转而向下。我不相信她对我的感觉止于朋友,但是那一句:我喜欢的,会自己去追的,用不着他来追我。极大地打击了我,我大概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一句话是不是为了暗示我而说,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无论如何,都说明她不喜欢我,对我没感觉。因为她似乎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对我有好感的事情,过去那些让我误会的事情,那大概一切都只是她的同情心、爱心、以及对我的答谢而已。

7月11日,我突然决定回家,希望回家几天能够短暂放下对她的喜欢,忘记她,过几天没有她的生活。下午四点多,我正在南江口回罗定的公交车上,DLY突然说C5不关了,他们都回C5自习了。至此,我们辛辛苦苦争取得来的C3四楼的自习室,不过一周的时间,就失去了它的作用,但是也许C5不关了也是我们争取到的结果之一。我让她帮我把东西都拿到C5去(从C5搬到C3时我帮她搬了东西),但是后来在舍友He的照片中才得知,这一天她并没有帮我拿去C5,这一天她似乎是去玩了,而是之后的某天才帮我把东西拿到了C5。
7月12日、13日,我只在家待了完整的两天。本以来200多公里的距离可以让我短暂地放下她,可是这两天却联系不断。因为周六要一起去萤火虫漫展30th,因为出行还有门票的事情而有所联系。尽管这两天无法完全地脱离她,但是家是永远的温柔乡。无论在外面经历了什么,即使遍体鳞伤,家永远都是一个向自己敞开怀抱的地方,总能给人踏实、熟悉、安全的感觉,家可以治愈一切。
7月14日,周五,我离开了家,回到学校。如果不是因为第二天和她一起逛漫展,我绝不会这么早地回学校,肯定会再住上几天,和父母多交流一些。值得一提的是,本来她和闺蜜约好一起去逛漫展的,但是却临时换了一个朋友;本来她是打算在广州闺蜜家里住一晚上的,但是却临时说不住了。她好奇怪,但是也没有和我说其中的原因,我也不方便问。
7月15日,周六。我本以为她在学校会同我一起出发的,一起打车去地铁站。直到中午我问她才知道,她已经在广州了,或者正在去广州的上。我不知道她去了哪里,不知道她是不是要刻意避开我。我只能自己坐公交到地铁站,然后再坐地铁和Feng会合。在和Feng回合时,我还特意出站买了四杯瑞幸咖啡,每人一杯。她提前到了漫展,在她和她的朋友会合之后就直接进场了,微信给她发信息也只是很敷衍地回复我。我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在路上的时候还是很热情的。虽然她说在逛、在玩游戏,但是也不至于不回信息吧。在这个手机不离身的年代,如果不回信息,那只能说明她不在乎。
我和Feng到达的时候,人已经不多了,很快就换票进场了。但是始终找不到她和她的朋友,她在有意避开我。我只能借着找她要镜头去问她在哪,去找她。我终于在人群中看到了她,她穿了一件黑色的T恤,扎着双马尾,脸上化了妆。果不其然,她有些慌张尴尬,不停地说话。我从Feng手里拿过咖啡,递给她们,然后一起逛了一小会,坐在地上看了一会自由舞台的表演。全程我们都没说几句话,我知道她根本不想和我一起逛,她来之前以现场人多害怕相机被偷、相机太重为理由,没有带相机来拍照。这么扯的理由,也就只有我会相信她了。她之所以不带相机,只是因为我带了相机要拍照,她不想和我一起,所以不带相机而已。

本来计划着,逛完漫展,看看能不能一起吃饭的。结果是,晚上7点多的当我找她的时候,她和她的朋友在麦当劳已经吃完了。我理解她,她怕在一起吃饭会尴尬,毕竟6月底实践周时和她一起在饭堂吃饭就挺尴尬的,况且这一次还有各自的朋友。本来计划着,晚上一起拼车回学校的。但是没想到她到了晚上才说不回学校了,晚上在她朋友家住。。。。。。她只是在微信里一直在抱歉。最终,我一个人从广州坐地铁公交然后打车回到了学校,她道歉完之后,在接下来一周多的时间里,她再也没有给我发过信息了。或许我就不应该来这一场漫展。
其实对于她有没有和我一起去、一起逛、一起回来这些事情我并不在乎。我所在乎的是她对我的态度,就算我不是她喜欢的人,最起码也是一个她所在乎的朋友。但是我所感受到的,是她一直在提防着我,一直在刻意和我保持距离,我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可以随意抛弃的人。
7月16日,7月17日,平静而无事发生,也许生活本该这样。
7月18日,我没有去自习室,整天都待在宿舍。下午,我去自习室找小叶吃饭,顺便把漫展借的镜头还给她了。我到自习室的时候,她不在,我把镜头放在了她的桌子上,然后就直接去饭堂吃饭了。吃完饭之后,小叶突发奇想打算去仙溪村买水果。为什么会是仙溪村而不是上次去过的小洞村呢?因为上次去小洞村买水果回来的时候,北门的保安把我们叫住了,她跟我们说:从西门出去,到仙溪村买水果很便宜。所以,这一次我们就去了仙溪村买水果。与上一次不同的是,只有我和小叶两个人。我们走了差不多两公里,才找到买水果的地方,那里是一个村子的中心区域,有超市、菜市场、粮油店等。我们在路边的小摊买了一些水果,然后又去旁边的奶茶店买了奶茶拎着回去。毕竟,走了这么远的路,不多买点东西实在是太亏了。
7月19日到22日,平静而无事发生,也许生活本该这样。
7月23日,周日,我和另外两名舍友去了广州。如果不是舍友Rong回家了,这趟旅程应该是四个人的,可惜他在7月12日回家了,所以这一趟只能是三人之行。舍友是最熟悉关系最好的人,所以和他们一起出去玩没有任何负担。我们早上10点多起床,中午吃完午饭才出发。到达第一个地点——广州地铁博物馆时已经是下午的3点多。这是一个很好的博物馆,我相信所有的理工男都会对此感兴趣。里面介绍了广州地铁发展的历史,有各种列车模型的陈列,有地铁建设工程的各种设备模型,还有一些站台的设计比例模型,甚至还有一段真正的轨道。这是一次很棒的游览,唯一不足的就是暑假期间小朋友太多了,现场环境嘈杂,很多小游戏没有体验到。
紧接着,我们走出地铁博物馆,去坐了附近的有轨电车。有轨电车从万胜围沿着珠江岸边直到广州塔,一路上车厢里塞满了人。地铁大多数是在地下运行的,从一个站到另一个站都只是外边都是漆黑一片。而有轨电车是在地上跑的,全程都可以看见窗外的风景。如果人少一些,和喜欢的人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城市风景不断往后,那将会是一段很完美的体验。
有轨电车到达终点站后,我们下车转而进了地铁站,前往12公里外的雍和酒家吃饭。这是我第三次来这里吃饭了,但另外两名舍友还是第一次。我们点了好几个菜,最终都吃得很饱甚至还有剩余。后来我们才意识到,根本不需要点那么多菜,只有白切鸡、烧鹅和花旗参炖鸡是值得点的,其它两个菜完全可以不点。这一顿总共花了¥221,已经好久没有吃过这么贵的饭了,后来回到宿舍发群收款的时候,我们都心疼死了。
吃完以后,我们原路返回到了广州塔。从地铁出来时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此时的广州塔下全是人,几乎是前胸贴后背 ,就连走动都困难,我们花了好一会才走到海心桥的入口。这是一整天里的最后一个目的地,给这一天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海心桥上虽然很多人,但是远没有广州塔下的多,相比之下江风吹过的海心桥要舒服很多。人群布满整座桥,但是各自都有方向,这是一个可以完全放松自己的地方。远处高楼外墙的显示屏照亮了整个天空,广州塔不断地变换着颜色,江上灯光绚丽的游船一艘接一艘地从桥下驶过,桥上可爱的人在自拍、情侣夫妻在闲谈。不知来自何处互不相识的人们在这座桥上,互相成了别人的风景。这也许是这座快节奏城市里为数不多能让人放慢脚步认真感受生活的地方,此时此刻,对于在这珠江上方的人们,也许是最放松的时刻。
在桥上的时候,我想拍一个合照,可是犹豫再三却怎么也不敢找别人帮忙举相机。我拍过这么多的景色,也为不少人按过快门,可是自始至终都是站在取景框后面,从来没有站在镜头前。这大概就是摄影师的“医者不自医”吧。不过后来在海心沙体育场的时候,我把手机放在地上,拍下来这张为数不多的合照,很遗憾Rong没有和我们一起。

7月24日,平静而无事发生,也许生活本该这样。
7月25日,晚上,我去玩轮滑了。傍晚吃完饭之后,看着角落里的轮滑鞋,才想起我已经好久没有出去玩轮滑了。所以说走就走,换上长袜,装满水杯,在楼下换上轮滑鞋。当我穿着轮滑鞋站起来的那一瞬间,那种感觉又回来了,就像离开多年后在某个街角遇见了多年未见的故友,一点都不会觉得陌生。穿上鞋就能站起来,站起来就能滑动,滑动就能加速,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我从中学时起就喜欢上了轮滑这项运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看到学校里放学后几个教师的子女在玩轮滑,那时候来自农村的我瞬间就对这种有轮子的鞋产生了兴趣。后来我曾到体育用品店里看过轮滑鞋,但是几百块一双的价格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是好几周的伙食费,并且父母大概是不会支持的,所以只好作罢。一直到大学一年级的下学期,毕业季师兄在二手群里低价卖轮滑鞋,几经波折我买入了师兄的看起来几乎全新的轮滑鞋,开始了我的轮滑之旅。
我一直都保持着对轮滑的热爱,就像我一直在通过文字去记录生活那样,即使中途偶尔停顿,但是不久过后就会拾起继续。舍友骑着自行车,我穿着轮滑鞋,逛了大半个校园,这种感觉真的很棒。要走多远要走多快全凭自己的控制,轮子就在自己的脚底下,一瞬间的加速,一瞬间的刹车,都让生活变得起伏。轮滑可以让我短暂地忘记所有的事情,只管脚下的路,不断地往前滑。
7月26日,生活不再平静,她回来了。一周没有冒泡的她突然凌晨在群里发了两条信息,装作过去一周多的时间里什么也没有发生,我们还是好朋友。我和DLY几乎每天都会在群里说几句,只有她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我和DLY都明白,她根本不在乎我们这两个“朋友”。而我也明白,她更不会在乎我。
7月27日,我像往常一样,睡到10点多才起床,中午在宿舍吃完外卖,再睡一个午觉,下午2点拿着电脑和长柄伞去C5自习室自习。闭口不言似乎是有用的,三个人都装作忘记了过去,但是又回到了过去的那个样子,默默无声地自习。晚上,舍友He从C3四楼的自习室搬到了我所在的C5自习室,他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但是他把东西搬过来之后,剩下的7月他都没有来自习。

7月28日,晚上10点多,我从自习室回宿舍了。我们在群里聊起了舍友He的话题,是关于我舍友他和小时候认识的女生的故事。(故事很长很长,以后有机会我再另外写一篇文章说明),她似乎对此很有看法,连续发了好几条信息,下面是我们对话的内容。
7月29日,生活以另一种平静持续着,似乎达到了一种平衡。
7月30日,晚上,DLY回家了。他说回家几天,去练车,考完科目二就回来。
7月31日,7月的最后一天,7月在23:59:59的下一秒结束。
截止到这里,7月算是完结了,一共写了超过六千字,我从未写过这么长的文章,简宇也从未有过如此之丰富的七月。七月的风,八月的雨。希望八月不只有雨,希望八月能去更远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有更丰富的经历。也希望和她的关系更进一步、即使不会进一步也能更加稳固。同时也希望能在这个最后的暑假的最后时间里学到更多的技能,去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