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台风“天竹”过境,全市的学校都放假了。我打算第二天早上回学校,本来我是可以很早就回到学校的,因为母亲5:30就要回到市区里的一家幼儿园准备工作,可以顺路把我也带回去,但5:30对我来说实在太早了。于是,我决定乘坐最早的客运汽车回去。

我很早地起了床,吃完早餐,收拾完东西时大概是6:50,最早的客运汽车是7:00从5公里外的车站开出。几分钟后,我来到路口等待着…… 到了7:08,我没等到客运汽车,反而有一辆面包车停了下来,司机示意让我上车。通常在我们这些山村里,有很多司机会顺路把你带到市区内,而且只收取和客运汽车一样的费用,在这之前我也坐过几次,并无什么不可。我通过车窗看了一下,车内已经坐满了人,在车门旁坐着的是一位女生。她打开车门后,我去了后边,因为副驾驶位和中间已经坐满了,实在塞不下我,而且司机也示意后边还可以有一点位置。我坐在了车门旁那位女生的后面,靠着车窗,位置很窄很窄,只刚好能坐下,没有一点的活动空间。我简略地数了一下,车内大概有8位乘客,但我们谁也没有说话,静寂得让人不自在;只有司机打了一次电话。我一直在看着窗外,虽然这条路经常走,但这么早的没有多少次,窗外算不上什么美景,却百看不厌。

坐在我前面的那位女生拿着手机,也时常向窗外望去。某个瞬间,我发现自己好像曾经见过她,很熟悉,但又想不起是谁。因此,我一直在看着她,希望能唤醒沉睡已久记忆。每当她望出窗外的时候,我可以清晰地看见她的侧脸,没有一点儿瑕疵,犹如中秋节晚上那皎洁柔和的月亮,再配上扎起来的长发,就像有魔力一样,把我的目光吸引住,不由自主的往她那里看。我自始至终都只看到她的侧脸,很难想象她到底有多惊艳。

快要进入市区的时候,司机让还没有给钱的付款。她和一个坐在她旁边的男生同时把钱递给了司机。我坐在后面,即使伸长手也不能把钱放到司机手里,所以我说了一句话:“请帮我递过去。”她似乎有所反应,但那位男生很快地接过钱递了过去放到司机手里。司机找钱的时候,说了一句:“你是**(**是我所在的村的名字,客运汽车会根据上车位置的不同而收不同金额)上车的吧?”我下意识的就回应了:“是”。没想到的是她也异口同声地说:“是”… 听到她的声音的那一刻,所有关于她的信息都从深处涌上心头。她和我是同村的,曾经上同一所小学,我四年级的时候她五年级,在学校里也经常听到有人谈论起她。那时候小学里有5个年级,但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全校只有不到150人,所以上下年级的人几乎都认识。因为不同一个年级,所有我只在下课或放学回家可以偶尔见到她,那时的她还没有现在这么漂亮。虽然我认识她,但从未和她说过话。她升六年级后我就再没见到过。她也如同其他人一样被埋在了记忆深处。

车在一个公共汽车站停了,有一个人下了车。在车门关上的那一刻,她说话了:“在廷锴中学(市里的一所重点中学)停一下!”她的声音很平凡,算不上好听,足以让我永不忘记 …… 原来她是在廷锴中学上学,比我大一年,也就是说她现在已经高三了。我很想了解她的生活;在学校里,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但似乎这种想法太过于虚无缥缈……车继续往前,经过一座桥,桥下是市里最大的河。虽然经历了台风雨,但河水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满,只是颜色变了许多。我一直看着窗外,她也看着窗外的河流。我用眼角余光再次看到她的侧脸,真的很美很美,没有一点儿农村的气息,也没有城市的傲娇,既平凡又漂亮、清新脱俗。

过完桥后我问了一句:“去罗中(罗中是我所在学校的简称)吗?”一秒、两秒、三秒,司机似乎没有听见!我又说了一次,然而还是没有回应。终于,坐在她旁边的那个男生化解了凝结在空气中许久的尴尬,他用很大的音量喊:“他问你去不去罗中?”司机听到了,犹豫了一会,不去,只能在车站停。

“在这条小巷过去可以快些。” 司机示意说。

“我也不知道,没走过。”我回应道。

“是的,这里可以过去,很近的!”她也说话了。

虽然如此,但我还是没有下车,打算一直到车站。她在学校门口下了车,我看着她一步一步地走向校门。书包阻挡了她完美的身躯,如果她没有背着书包,只轻盈的走着,那该有多漂亮!但或许以后再没有机会看见了。

不久,到了车站,所有人都下了车。我和一个不认识的校友一起回了学校,途中,刚才在车上的那一种寂静的气氛似乎并没有改变,通过和他的寥寥无几的对话,只知道他是高三的。除此以外,我别无所知,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甚至连样子也没有看清楚。

校园的大门敞开着,不像往常封得死死的。有些人正在一旁清扫台风打下来的树叶。我匆匆地走回教室,当我坐下座位时,第一节课已经开始了5分钟。环视四周,一切还是往常的样子,教室里丝毫没有台风雨过后的痕迹,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只是她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离去;剩下的数学课以及下一节化学课,我一直在想她;想她望向窗外的样子,想她说话的声音,想她走路的姿势……我极力地想把她从我的脑海中抹去,但一切都是徒劳,我的整一个上午都给了她。

至此,故事在这里结束        


风很清,云很淡;愿星辰,浮浮沉沉。     

芳华平生 我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标题呢?是因为“芳华平生”这四个字里含有她的名字。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想起她,就有了这样一个词:“芳华平生”。

对于她,我并没有想过后来,我不想打扰她的生活,只想像六年级一样,把她放在心里最深的那个位置。多年过后,重新看到这篇文章时,可以把她从心底里找出,还能想起她的样子。我唯一对她的祝愿是希望她明年这个时候的大学生活里没有“台风”;除此以外,我对她没有其他任何的想法。所以,如果你是认识我的,在现实生活中请不要向我提起她,感谢你!

这篇故事可能毫无趣味,毫无逻辑,用词粗糙,描写也不到位。因为我并没有想写得怎样-怎样地优美,只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所以,很感谢那些读到这里的人,这么耐心地看我发牢骚,再次感谢你。

故事发生于台风过后正常上课的那一天早上;但我是在中秋节的后一天开始写这篇故事,那天只写了一半;在国庆节把剩下的那一部分也写完了。